2017年,中国宣布全面禁止进口24类洋垃圾,西方多国港口瞬间被垃圾淹没。 美国洛杉矶港堆积如山的废旧塑料和破损电器,让当地处理成本从每吨5美元飙升至80美元;欧盟填埋场爆满,日本回收企业成批倒闭。 据估算,仅2018年,美国垃圾处理行业损失超20亿美元,全球连锁反应导致发达国家累计损失百亿美元。
2023年中国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管制。 稀土是芯片、电动车电池、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材料,全球70%以上供应依赖中国。 禁令一出,特斯拉电池生产线告急,欧洲风电项目停滞,日本芯片商紧急囤货。
上世纪90年代,中国为缓解工业原料短缺,开始进口废旧物资。 1995年,中国洋垃圾进口量达450万吨,沿海地区涌现大量回收工厂,将废纸转化为纸浆,废塑料切割成颗粒。 这种模式一度降低企业成本,但代价是土壤重金属超标、河流污染、癌症发病率飙升。 广东贵屿等地的电子垃圾拆解区,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数倍,农田变成“毒地”。
美国人均年垃圾产量达773公斤,是中国的三倍。 过去20年,美国向中国输送2.78亿吨垃圾,却将处理成本转嫁给中国。 中国禁令出台后,西方试图将垃圾转向非洲,遭当地民众强烈抗议。 温铁军指出:“发达国家习惯了让别人买单,自己掏钱就不乐意了! ”
西方一边指责中国稀土管制,一边忽视其环境代价。 江西赣州作为稀土主产区,几十年开采导致山体秃露、水质污染,庄稼难以生长。 居民回忆:“过去山清水秀,如今空气里都飘着灰。 ”更不公平的是,中国过去以每吨几万元的价格出口稀土原料,西方加工成零件后售价翻数十倍。 中国赚取微薄利润,却承担治理成本——赣州环境修复费用高达380亿元,远超稀土收益。
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,西方试图通过第三国绕道采购,但中国新增“转运禁令”,直接堵死漏洞。 美国被迫开发本土稀土矿,但成本是中国三倍,且缺乏提炼技术。 中国已掌握17种稀土元素99.9999%纯度分离技术,全球90%相关专利在手。
西方指责中国“不环保”,但中国洋垃圾禁令完全符合《巴塞尔公约》——该公约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危险废物。 温铁军强调:“环境不是谁的后花园,资源管理是中国的主权。 ”
另一方面,西方长期将高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,自身享受清洁环境,却反过来批评发展中国家污染。 这种双重标准在稀土领域同样明显:西方拒绝接受中国对稀土加工的环境要求,却要求中国持续提供廉价原料。
洋垃圾禁令倒逼中国回收产业升级,2024年,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转向国内垃圾分类体系,废塑料再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 稀土领域,中国从出口原料转向深加工,2024年稀土高端材料出口额增长30%,永磁体、激光晶体等产品占领国际市场。
西方试图联合施压,但中国在WTO诉讼中连续胜诉。 商务部明确回应:“稀土资源属于中国,如何管理是我们的主权问题。 ”如今,中国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%,对美贸易依存度降至11.17%,已摆脱被动局面。
51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