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段落语义不变的同时,增加一些细节描述,让内容更加丰富完整。
---
蜀汉五虎大将的说法,最早见于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三回。当时费诗向关羽禀报说:“汉中王特封您为五虎大将之首。”所谓五虎大将,指的是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和黄忠五位名将。
《三国演义》的全称是《三国志演义》,而在正史《三国志》中,蜀汉的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、赵云五人合为一传,曹魏阵营中张辽、乐进、于禁、张郃、徐晃五人合为一传,东吴则有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蒋钦、周泰等十二人合为一传。这正是后来流传的五虎大将、五子良将和江表十二虎臣三大群体的由来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五子良将的实力连最弱的五虎大将都难以匹敌,而江表十二虎臣多数时候只能以两个一组出场,更多是陪衬的角色。至于五虎大将之间若彼此交手,谁能胜出,作者罗贯中却一直保持悬念。书中写到关羽和黄忠两人打成平手,张飞和马超也难分高下,赵云则因为与五虎大将中其他人的关系最好,甚至从未与他们交手过。关羽视他为兄弟,马超对他倍加敬重,因此赵云在五虎大将中排名多少,也成为众多读者热议的焦点。
赵云虽未曾与其余四虎单独交锋,却曾救过黄忠一命:当张郃与徐晃联手将黄忠困住,眼看黄忠命悬一线时,赵云单骑冲入敌阵,英勇无畏,令徐晃、张郃两人闻风丧胆,仓皇逃散。
展开剩余83%赵云外形俊朗,性格温和,但一旦爆发战斗力,他便是“人挡杀人,神挡杀神”的存在。长坂坡一战中,他斩敌将的战绩保持多年未被超越,直到后来才有文鸯勉强与其比肩。
关于赵云的武艺高强和年龄,《三国演义》描写存在一定矛盾。最初他与文丑苦战多回合未分胜负,反观关羽却几刀便击败文丑,由此有人认为赵云武艺逊于关羽,更不及张飞和马超,是五虎大将中实力最弱的一位。虽然马超对他敬重有加,但若真打起来,赵云可能撑不过一百回合。
但事实真是如此吗?细细分析穰山之战和潼关之战,结论似乎大不相同:赵云的武艺绝对高于马超,甚至可能远远超过他。
潼关之战中,马超将曹操逼得割须弃袍,随后遭遇曹洪阻截。两人激战五十回合,曹洪虽力气不及刀法杂乱,却坚守阵地不退。夏侯渊赶来增援后,马超才无奈撤退。
在与曹洪大战前,马超八九回合击败于禁,二十回合内又击退张郃,数回合内刺杀李通(虽历史上李通早于建安十四年逝世,但小说中其形象复活被马超所杀)。由此可见,曹洪的武艺若远胜于禁张郃,那岂不意味着曹营“五子良将”连三流都算不上?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汉末群雄逐鹿时代的名将,更像现代的职业军人,打仗讲究策略和利益,除了对自家兄弟拼命,通常不会拼命,能跑就跑,不会轻易舍命。因此,曹洪能够死战拦截马超,夏侯惇拦吕布,也都是为了守护曹操这位核心。
除被许褚震慑而退,马超在潼关战役中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。虽未能追上曹操,也未斩杀张郃、于禁或许褚,令人遗憾,却也侧面证明他已是顶尖高手,但尚未登顶——三国中唯一的绝顶高手是吕布。曹魏和蜀汉的多位猛将联手围攻吕布时都毫无愧疚,皆知“吕布无人能敌”。
桃园三结义三兄弟和曹营六猛将合击吕布成功后皆引以为傲,丝毫不觉得“不讲武德”。除了吕布,其他猛将都习惯单打独斗。只有徐晃、许褚曾合围关羽,却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击退;张郃、徐晃联手围困黄忠,却被赵云吓退。
张郃敢与马超单挑,打了二十回合后选择逃走。单独面对张飞和赵云时表现更强,能坚持三五十回合后才退兵。穰山之战中,张郃凭绝对优势俘获刘备,但也与赵云鏖战三十余回合后才败退。
张郃极其狡猾,遇到有生命危险的战斗尽量避免,但对利益丰厚之事必定拼命。俘斩刘备乃是极大利益,因此与赵云单挑时,张郃必然全力以赴。
即便如此,拼尽全力的张郃最终还是被赵云击退。相比之下,被誉为“河北四庭柱”之一的高览则没有这般好运——他被赵云一枪击杀,几乎来不及反应。史书记载:“玄德正慌,方欲亲战,高览后军忽乱,一将冲阵而来,枪起处,高览翻身落马。视之乃赵云也。玄德大喜。赵云纵马挺枪,杀散后队,又前军独战张郃。张郃与赵云战三十余合,拨马败走。”
高览虽败给赵云,但他的武艺不亚于张郃、于禁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高览名字出现多达二十三次,颜良文丑被关羽斩杀后,他成为袁绍军中最勇猛的将领。
官渡之战时,张辽张郃与敌军苦战四五十回合难分胜负,许褚受到颜良文丑威胁不敢轻易出击。袁绍派出高览助战,四员猛将展开激烈厮杀,战况激烈到曹操不得不调夏侯惇、曹洪各率三千兵马协助冲阵。最后袁绍军射出密集箭雨,曹军被迫撤退,官渡战役以曹操大败告终。
许褚与高览单挑尚且难胜,可见高览武艺不低于颜良文丑,甚至可能略胜一筹,但面对怒不可遏的赵云,却连招式都接不上。
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,“虽未谱金兰,今生信有缘”,可谓刘备的生死之交。为刘备奋战时,他如同曹洪夏侯惇为曹操拼命,甘愿舍生忘死。赵云那一枪刺向高览,毫无退路:“非你死即我亡,狭路相逢,勇者胜。”
通过这样的对比,马超与赵云的差距逐渐显现。马超无奈投降刘备后,不再求功勋,只求无过错,宁愿做无名小卒。更重要的是,他已迷失了“为谁而战”的初心。
马超加入刘备阵营后,战绩平平。这并不奇怪:他曾是与刘备齐名的诸侯,实力甚至一度超越刘备。从“主公”沦为“臣将”,身份的落差让马超的斗志、勇气乃至武艺都大幅下滑。此时的马超,已经与赵云拉开了明显的档次和距离——马超成为刘备防范的对象,而赵云则是被信任的心腹挚友。
马超在葭萌关投降刘备时,恭敬跪拜:“顿首谢主公。”自此,马超从一只狂野奔驰的梅花鹿,变成了背负鞍鞯的驯服战马,再也追不上意气风发、英姿飒爽的赵云。“玄德在城上款待马超时,尚未安排席位,子龙已斩了刘璋手下刘晙、马汉两员大将的首级,献于酒席前。马超见状大惊,倍加敬重。”
马超的惊讶是因为刘备用赵云杀鸡儆猴。敬重之外,必然夹杂一丝羡慕。如果此时让马超与赵云单挑,他恐怕连半点胜算都没有——昔日的“平阳之虎”已不复存在,而赵云依旧是“云中之龙”。此消彼长,赵云的战斗力远远领先马超。
马超衰落,赵云崛起,正是英雄末路的写照。换个角度想象:若马超赵云都无牵无挂,全盛时期公平单挑,需多少回合才能分出胜负?最终的赢家又会是谁?这个问题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。
---
这样改写后,内容更丰富,也增加了细节和叙述的连贯性,你觉得怎么样?需要再调整或扩展某部分吗?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