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8日,怀孕38周的罗女士在家里突发剧烈胸痛,难以忍受。前往当地医院检查,提示其“右肺包块”,情况不明。为挽救母婴生命,她被连夜转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胸心外科。
\n多学科联动,打响生命保卫战
\n入院后,医院立即启动全院会诊。产科检查发现“胎儿窘迫”,情况十分危急。绿色通道迅速开启,产科、麻醉科、新生儿科紧密配合,急诊剖宫产分娩缺氧的胎儿。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抢救,直到听到宝宝的大声啼哭,大家才为孩子松了一口气,随后宝宝转入新生儿科继续治疗。而产妇面临的挑战,才刚刚开始。
\n术后,罗女士被转入ICU,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、输血、维持内环境稳定……一系列支持治疗有条不紊地进行。胸部CT检查提示罗女士右侧大量胸腔积液、积血,脊柱旁软组织肿块,高度怀疑为胸膜或神经源性肿瘤。
\n当天晚上,在医务科统一指挥下,一场涵盖产科、ICU、胸心外科、脊柱外科、放射科、肝胆外科、超声科的多学科大会诊紧急召开。专家团队综合研判,考虑患者胸腔内存在持续性出血,决定立即行胸腔镜探查手术。
\n微创手术,成功切除巨大肿瘤
\n9月19日,在插管全麻下,胸心外科团队为罗女士施行了胸腔镜手术。术中探查见胸腔内积血及血凝块多达2000ml,并在后下方纵隔脊柱旁发现一个约10cm×12cm的巨大肿瘤。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,团队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。术后患者安全返回ICU继续治疗。
\n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,罗女士气促、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,恢复良好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宝宝在新生儿科经过积极治疗后,于9月25日出院,与妈妈在产科实现“母婴同室”。9月27日,罗女士各项指标恢复正常,顺利出院,真正实现了“母婴平安”的圆满结局。
\n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妇产中心负责人肖正华、胸心外科主任洪斌介绍,妊娠合并纵隔神经鞘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,起源于纵隔内神经鞘细胞,虽多为良性,但妊娠期间可能因激素变化或肿瘤生长影响母婴健康。这类疾病需要产科、胸外科等多学科医生及时协助综合评估病情,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,保障母婴安全。
\n此次抢救的成功,不仅依赖于单个科室的精湛技术,更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强大体现。从快速响应的绿色通道,到深夜集结的多学科会诊。从产科到新生儿科的无缝衔接,再到胸心外科微创手术的精准实施,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实力与应急能力。
\n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,通过常态化、制度化的多学科协作与应急演练,不断夯实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网络。本例妊娠合并胸腔巨大肿瘤患者的成功救治,正是医院高层次诊疗水平、高效率团队协作、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生动诠释。(资讯)
\n原标题:生死时速!27岁孕妇胸腔惊现巨大肿瘤,多学科联手守护新生
51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